首页

加入收藏

您现在的位置 : 首页 > 最新资讯

公募基金股权转让频繁,对投资者有何影响?

时间:03-25 来源:最新资讯 访问次数:271

公募基金股权转让频繁,对投资者有何影响?

  中新经纬3月22日电 (周奕航)短短一周时间,华夏基金和金信基金两家公募基金在股权转让方面有所动作,引起市场广泛关注。  近年来,多家中小公募基金股权转让频繁,对投资者有何影响?  公募基金股权遭股东转让  18日晚间,中信证券发布公告称,公司董事会同意天津海鹏科技咨询有限公司(下称天津海鹏)转让所持有的华夏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下称华夏基金)10%股权,该转让应以股权转让金额不低于4.9亿美元为前提条件,中信证券放弃行使该股权的优先购买权。  20日,金信基金变更持有5%以上股权的股东一事迎来进展。证监会官网显示,金信基金向监管部门提交了《公募基金管理公司变更持有百分之五以上股权的股东、持股不足百分之五但对公司治理有重大影响的股东或者实际控制人审批》,该材料获监管部门接收。  2024年1月,金信基金便因为二股东拟“清仓式退出”而备受关注。彼时,安徽省产权交易中心披露了金信基金31%股权转让的消息,转让方为金信基金第二大股东安徽国元信托有限责任公司(下称国元信托),转让底价为3720万元。但目前为止,该项目挂牌期已满,但并没有公开转让结果。  除华夏基金和金信基金外,近日,深圳联合产权交易所更新的一则挂牌信息显示,安信基金5.93%股权交易截止日再次延至3月22日,转让相关股权的是安信基金第四大股东中广核财务有限责任公司(下称中广核)。  值得关注的是,2023年6月29日,中广核便拟以8500万元转让持有的安信基金5.93%股权,但并未成功。2023年11月21日,上述股权被降价10%、挂牌金额7650万元二次转让,但依然未取得实质性进展。近日,该项目的挂牌期满日期被延长至3月22日,截至发稿,仍没有公开信息表明股权转让成功。  来源:深圳联合产权交易所  近年来,中小公募基金股权转让频繁。中新经纬注意到,除上述提及公司外,新华基金、嘉合基金、上银基金等多家基金公司,也在股权转让过程中出现了延期、降价的现象。  以新华基金为例,2023年7月17日,新华信托持有的新华基金35.31%股权首次拍卖,首拍价格为4.23亿元,但截至拍卖结束无人出价。8月2日,上述股权降价至3.38亿元。到了8月12日,第三次起拍价为2.96亿元,较评估价打了7折,结果依旧是流拍。直到8月29日,该股权经过前几轮流拍后,终于在第四次拍卖以2.71亿元价格落槌成交。  嘉合基金方面,2023年11月,广东联合产权交易中心信息显示,中航信托以1.51亿元的价格清仓转让持有的嘉合基金27.27%股权,但在信息发布结束后未有下文。值得注意的是,早在2022年12月和2023年7月,中航信托曾以1.68亿元挂牌转让这部分股权。  前海开源基金首席经济学家杨德龙向中新经纬表示,受市场环境影响,近年来中小公募基金获利空间变小,叠加业务增长困难等问题,从而出现股东转让股权的情况。除此之外,公募行业头部效应明显,中小公司吸引力相对较弱,因此,在股权转让过程中容易出现交易降价、延期的现象。  对投资者有何影响?  在杨德龙看来,近年来,随着居民财富管理需求日益提升,收购中小基金公司股权,已成为部分机构进入基金市场的重要渠道之一。但通常情况下,中小股东的股权变更,对于基金公司及投资者不会产生太大的影响。  他表示,股权变更对于基金公司的影响,主要取决于新进股东是否具有实力。如引进新股东能够优化公司治理结构,基金公司的综合竞争力有望进一步提升。  “公募基金只有大股东、实控人变动,才有可能会引起高管、投资决策层等发生人员调整,进而对基金公司的投研理念、投资管理能力、投研人员稳定性等产生影响。如中小股东变更,一般不会影响到公司层面的经营。对于投资者来说,更多地要关注基金公司的治理结构、基金的业绩、投资理念及风险收益特征等。”杨德龙补充道。  (更多报道线索,请联系本文作者周奕航:zhouyihang@chinanews.com.cn)(中新经纬APP)  (文中观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中新经纬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责任编辑:魏薇 李中元

本信息由网络用户发布,本站只提供信息展示,内容详情请与官方联系确认。

标签 : 最新资讯